杠杆炒股配资开户

专访华方资本罗王倩:寒冬中机会主义者逐渐离场,弹药充裕者正在加码布局
发布日期:2024-03-08 05:41    点击次数:16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申俊涵 北京报道

“生物医药投资的寒冬期中,一些机会主义者选择离场。但我身边子弹充裕的深耕医疗赛道的投资机构其实很多都选择在此时加码,甚至今年比往年任何时候投得都多。”近日,华方资本合伙人罗王倩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说。

罗王倩有着临床和科研一线近二十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同时也积累下许多投资实操经验。他先后在不同上市公司及大型金融机构负责过医药投资工作,2017年加入华立集团并参与创立了华方资本。

在罗王倩的带领下,华方资本成立之初就锁定了当时鲜有问津后来却大热的(细胞基因治疗)CGT和再生医学等赛道,并挖掘出西湖生物、睿健医药、滨会生物、维立志博等一系列准独角兽项目,其中多数均为华方资本天使轮领投孵化。

虽然现阶段生物医药投资处于相对低谷阶段,罗王倩仍持乐观积极态度。在他看来,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供给侧的机会主义者也会持观望态度,那些技术没那么过硬、创业态度没那么坚决的创业者,可能因为行业冷却而放弃创业尝试。这样的项目变少之后,符合华方投资画像的好项目反而更容易显露出来。团队需要看的项目数量更少了,却更容易快速锁定真正优秀的项目了。“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的另一面是,“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找到那些穿着泳衣的人”。

“今年,我们在生物医药领域出手投资了近十个项目,投资节奏比往年更快一些。对专注医药领域的投资人来说,行情低点其实是出手的战略窗口期。技术的进步并不会因为行情变冷而停滞。真正有价值的项目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的,这些项目在技术上的突破正是带动行业迎来下一个高潮的源动力。现在不投这些项目,未来抢都抢不进。从历史经验来看,上一轮低谷的离场者和下一轮高潮的接盘者往往是同一拨人。没有这些机会主义者就没有资本市场的潮汐,没有泡沫,没有溢价,也没有我们的超额收益”他说。

悄然布局上游技术企业,静待细胞基因治疗赛道“浴火重生”

华方资本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立集团的投资体系,华立集团也是华方资本的基石出资人。但罗王倩强调,华方资本并非是华立集团的CVC,而是一家纯市场化的财务投资机构,投资策略也是完全市场化的。

在具体投资过程中,华方资本希望挖掘具有源头创新的医疗技术,去解决还未解决的临床重大问题。“既然单个细胞(受精卵)在基因的驱动下可以分化发育为我们整个躯体,那么所有躯体的问题也理应都能在细胞及其基因上找到解决方案。对细胞基因的改造技术,是目前临床上很多无解问题的终极解决方案。”罗王倩说。

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基因治疗赛道在前几年的持续火热后,目前正面临阶段性低潮,美国几家知名的细胞基因治疗公司最近股价也出现大幅的下滑。罗王倩认为,细胞基因治疗还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在一些方向上取得成功就带来一波热潮,而在另一些方向上阶段性不达预期又带来悲观失望,这些都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业内的朋友经常问,华方在CGT领域都布局哪些方向,抗肿瘤,自免,还是抗衰老或者组织再生?其实,华方从来不这样定义自己的投资策略。我们不为投方向而投方向,也不为投CGT而投CGT,我们始终关注的是下游待解决的问题与上游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之间的联系。”他说。

以往,华方资本投资的一些细胞基因治疗项目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既拥有颠覆性的技术平台,其开发的管线又在临床中有迫切需求,而“细胞/基因”这样的标签并不是他们价值的核心。如今,由于上游的一些关键技术还没有得到解决,细胞基因治疗企业要在更广阔的领域施展拳脚受到很大制约。因此,华方资本团队顺应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沿着产业链环节向上游走,去挖掘投资上游关键技术有可能实现突破的平台型企业。

“这种企业的商业模式更加灵活,‘达’则推动自身管线进展,快速提升价值;‘穷’则通过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来获得营收增长。在当下这种环境下,他们也会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罗王倩说。同时,华方在上游形成布局也能够最先感受到行业发展的奇点。未来,一旦上游关键技术瓶颈得到突破,华方资本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整个赛道风口到来的机会。

早期投资竞争加剧,以专业能力和产业资源塑造竞争力

华方资本从成立之初就聚焦于A轮或之前的早期项目。但如今,投早、投小成为趋势,越来越多PE/VC机构在战略布局上都往早期再走一步,对优质早期项目的争夺也更加激烈。最近在好几个项目上,华方都遇到了此前在这个阶段的项目中基本不可能遇到的一线知名PE机构来争夺领投权。在这种环境下,华方资本是如何塑造自己的行业竞争力的呢?

在罗王倩看来,做好投资无外乎要做到五点:找得到、看得准、投得进、管得好、退得出。华方资本在这些方面正逐渐积累起全方位的综合竞争能力,让机构无惧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找得到”方面,华方一方面通过丰富的产业人脉资源主动锁定医院、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四大项目源头,持续跟踪潜力技术的发展和潜在创始人的成果转化时机。另一方面通过战略聚焦,在相关领域积累了大量成功投资案例,并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很多创业者慕名而来。同时,很多已投项目的创始人也会推荐身边质地不错的项目。这些都使得华方深深根植在技术的最前沿和潜在创业者群体之中,能够先人一步找到优质项目。

在“看得准”方面,华方团队从一线投资经理到合伙人都是医疗领域专业背景出身,拥有丰富的产业经验和投资经验积累,通过持续深耕行业,不但对各项技术发展的前世今生有时间维度的理解,也对所有平行技术和替代技术有空间维度的认知,让华方形成敏锐的判断力,在行业非共识中挖掘投资机会。

“投资人要准确把握住公司最大的价值点,帮助公司价值最大化地被市场看到。”罗王倩说。比如在今年5月,华方资本领投了一家基因疗法公司的A轮融资。罗王倩透露,该项目乍一看是一家基因治疗的公司,由于当前基因治疗赛道整体较冷,并且它的产品管线所针对的罕见病适应症市场规模并不是特别大,因此当时在市场上颇有争议。

但罗王倩仍说服投委会,最终对该项目进行了投资。罗王倩的坚持,源于对赛道痛点的深度理解。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在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多个细分领域做全面布局的投资人,罗王倩深知相关动物模型的不成熟在此类药物开发中已成为亟待突破的瓶颈。而该项目的创始人恰恰是基因遗传病动物模型开发的领军人物,公司在罕见病动物模型研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这家企业在动物模型制备上具有独特优势,他们可以根据适应症的需求开发动物模型,在适应症的选择上也更有自由度,让下游管线开发更具竞争力。同时,它具有商业模式的可变性。如果融资环境不足以支撑多管线的研发推进,也可以通过动物模型业务支撑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商业化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罗王倩说。

在“投得进”方面,由于华方投资人的专业性足够强,跟创始人有共同语言,加之华方在早期项目投资中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口碑,使其容易获得信任。并且,华方对自己目标项目的画像十分清晰,因此往往项目接触早,决策快,更容易投进去。在“管得好”方面,华方资本依托华立集团等LP带来的产业资源和产业孵化与经营的经验,以及自身建立的被投企业生态圈资源,能够全方位为被投企业提供赋能。

在“退得出”方面,华方资本已经有几乎各种退出方式的成功实践经验,一些项目已经实现盈利基础上的完全退出或部分退出,有一支基金刚进入退出期DPI已经接近0.6。在上市退出方面,罗王倩认为,虽然目前A股市场IPO退出的不确定性在变高,但这些影响是暂时性的,只要公司价值的增长不断被市场看见,上市是迟早的事,不上市也很容易通过其他方式退出。港股市场虽然存在流动性和溢价不高的问题,但对投资机构来说仍是可考虑的退出渠道,并且对早期机构来说依然能够带来可观的投资回报。



相关资讯